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
【学府名师】把科研当做生活——访南昌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唐群 |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1-03-22 |
3月16日,《科学时报》刊登了题为《把科研当做生活——访南昌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唐群》的报道,全文如下: 看着校园景物在视线中慢慢变小,我们乘着观光电梯缓缓升上高等研究院办公室所在楼层。穿过静谧的走廊,见到了我们今天要会面的学者——唐群。 唐群笑呵呵地从桌上端开一盆刚刚浇过的嫩绿欲滴的植物,抹了抹桌子,开心地和我们分享了他的一些摄影作品。坐定后,给我们讲述起了他的故事。 唐群于2010年3月来到南昌大学高等研究院,现主要进行神经化学的相关研究,同时参与了国家科技部“863”计划支持稀土陶瓷材料子项目。 在南昌大学就读硕士期间唐群便开始主攻稀土方向,后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即又前往韩国浦项科大及瑞典林雪平大学从事纳米技术与生物研究。面对一个个科研难关,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激情,才能发现科学的美妙,也要用科学的眼光来分析生活中的问题。 唐群所在的高等研究院汇聚了海内外力学、物理、化学、材料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优秀中青年学者,组成了多学科交叉科研平台。“在我隔壁办公室的便是研究细胞生物学的陈老师,周围其他的办公室都是研究其他领域的老师。”唐群微笑着介绍高研院使诸多青年才俊济济一堂,由于这种方式符合唐群的科研思路,他留学归来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里。 高等研究院还专门成立了微纳米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引进了许多优良的设备,为科研人员营造了一个自由、安静的研究环境,使研究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了科研状态,拿出了成果,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出新的视野。 唐群在谈到科研与社会的关系时认为,应以科学家的态度来分析自然、生活,因为“科学探索置于生活之中”,“做科研的人就应该更多地与社会接触”。科学家应该有义务去做一些科普、科研交流活动,这些社会活动反过来也会启发科研思想。 唐群虽然一周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分析数据,但他总会空出一天,和家人一起度过难得的愉快时光。 他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如今南昌大学教职工羽毛球队的重点队员中就有唐群,打了十几年羽毛球的他在今年的“前湖之羽”羽毛球赛中取得了优秀成绩。除此之外,他还十分热爱摄影、游泳、网球、滑雪。 唐群在采访中一直面带微笑与我们交谈,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在他的身上,有一种沉稳而又安静的气质,对于自己的工作,他总是无比自豪并富有激情。在他的眼中,繁琐的实验步骤中都有着无比的乐趣。他积极乐观的态度,让旁人也禁不住开始重新细细观察起了周边的生活。 唐群 男,南昌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2005年2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因优秀的科研表现获得研究生最高荣誉——求是奖学金。2005年3月到2008年2月,在韩国浦项科大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领域为纳米晶器件和生物电子器件。其间与合作导师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金属蛋白的负微分效应,该项工作在国际顶级化学类杂志《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在瑞典林雪平大学继续从事生物纳米与相关器件研究。2010年3月进入南昌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方向为神经生物医学与纳米材料自组装。迄今为止,以第一作者在JACS,CC,Langmuir 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文章12篇,总引用达400余次。现为多种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 (来源于南昌大学高等研究院网站信息) |
南昌大学际銮书院 地址:南昌大学前湖校区1栋 电话:0791-83968233 邮箱:jlsy@nc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