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文化» 弘文学堂 |
知行合一:阳明心学对惰性的监督——际銮书院“弘文学堂”系列讲座第五讲顺利举办 |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3-05-13 |
5月13日,弘文学堂第五讲——“知行合一:阳明心学对惰性的监督”在博学厅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博士后、国学研究院副教授王小虎老师主讲,书院各年级学生90余人参加。 王教授用三国名将吕布之言“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引出本次讲座主题——知行合一:阳明心学对惰性的监督。知行合一,源于知行两分,而知行两分是受到了俗学“外心以求理”的影响。王阳明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
图/王小虎老师
问题意识 现实维度:主要有“知行两分不相须”与“知行两分但相须”两个方面。 “知行两分不相须”指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王教授指出知而不行易产生死读书尽信书,学习与人生脱节,以及眼高手低的现象;行而不知则指没有机会去学习的人,他们认为知不重要,易养成唯经验可信、唯眼见为实的习惯,而导致刚愎自用或不会总结反思人生。 “知行两分但相须”。王教授对前人思想进行了举例说明,程颐提出“知先行后知难行亦难”;朱子对程颐的说法进行修正,提出“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知易行难”,强调了行的重要性;之后,王夫之、孙中山等人也基于所处的时代精神对前人观点提出了修正。 理论维度:主要是思想观点和思维方式上将知行两分。
“知行合一”的具体内容简述
讲座过程中,王教授对“知行合一”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论述,知行本质是一体交互、并行并进。关于知行二分的“二”的两种数理来源,王教授提到了《公孙龙子》中的《通变论》,阳明的知行合一是针对现实理论中知行“二”分的来源——其是一分为二,二相关联的一件事。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代表行,两者本质上连贯一体不可分开,王教授以“好好色”“恶恶臭”的反应为例,指出感觉与反应一体,同时而生无分先后。知与行有时也存在时间与逻辑的先在性,但其本质统一。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如人之手掌与手背交互而不可分割,知为行第一步,行为知的内容。王教授以科学实验为例,行即实验,本身是知的探索过程,不完成行则无以知;同样,知的过程本身就是行。在与人辩论“知”时,阳明提出了“意”,意是知的必须成分,离去意念知觉不可独立存在。 知行分开的根本原因是部分学者认为“心外有理”“心外有物”,阳明认为“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是后世学者忘了知行本体拆作了两截用,“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至明确精察处便是知。”
工夫:对惰性的监督
讲座尾声,王教授总结阳明心学监督对惰性监督的方式,懒惰源于心,想要摒弃惰性,培养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心态,需从心之所发念或意开始,是所谓知行之用,即工夫: 诚意,真知真行当发于良知,有纯洁的动机;存天理,诚意来源于天理而非书本,类似于孔子所讲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精一,即宋学中的“主一无适”,以做到专心致志;立志,“夫学,莫先于立志”,志直接指向良知,立志实为致良知,求为圣人之学;省察克治,省察天理,克治己私。 当“一念所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便是所谓知行合一,达到天理流行的高妙境界,惰性便会自然消失。
图/弘文学堂现场
“知行合一”何以可能
最后,王教授总结道:“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的特征,提出知行合一并将其作为立言宗旨是阳明思想的特征”。王教授以王夫之对阳明思想基于事实、事物的批判——“以不行为行”“销行以归之”——强调阳明心学所论的知行合一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知行合一是可能的
|
南昌大学际銮书院 地址:南昌大学前湖校区1栋 电话:0791-83968233 邮箱:jlsy@nc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