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文化» 弘文学堂 |
天变不足畏?重思天人之辩——际銮书院“弘文学堂”系列讲座第八讲顺利举办 |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3-10-24 |
10月24日,弘文学堂第八讲——“天变不足畏?重思天人之辩”在际銮书院博学厅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南昌大学国学研究院讲师雷达主讲,22级新功能材料与技术实验班周佳敏同学主持,书院各年级学生共计90余人参加。
图/主持人周佳敏
在讲座上,雷达老师以天变与人事关系的演变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天人之辩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了其在新时代具有的积极意义。
天人之辩的起源 雷达老师讲到,纵观世界各地的早期文明,人们都倾向于将异常天象同人间事务联系起来,这就是“天人之辩”的雏形。在先秦时期的《诗经》《春秋》等众多著作中,先民认为天变即是灾异,往往将其与人事关联起来。例如《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一诗就将日食视作凶兆,并暗示这跟当时颓败的政治有关。进而就产生了这样一种观念——面对天变,君主需要“修德”以检讨自己的过失。
图/雷达老师
汉代“天人感应”体系的建立 雷达老师向大家介绍,天人之辩发展到汉代,产生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其后,汉儒以《春秋》灾异说和《尚书·洪范》等文本为依据,建构了一套庞大细密的灾异论说体系。他们将各种灾异分门别类,并与人事精确对应。这一思想的影响极为深远,可以说,整个中古时期的思想界都弥漫着一股神秘主义气息。
图/讲座现场
唐宋之际的转型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深化,天人感应思想在唐宋时期逐步弱化,天变不再完全等同于灾异。中唐出现的“天人相分”思想更是冲击了传统的天人观念,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进入宋代,有关天人关系的争论仍在持续。但随着儒学复兴运动的展开,天与人的关系在“相分”与“相关”之间逐渐取得了平衡。正所谓“圣人以神道设教”,宋儒仍然保留了一部分天人感应思想,利用天灾劝谏君主,约束君权。
明清之际的逐步瓦解与新时代的传承 明末,西学东渐程度加深,从西方传入的天文学知识对传统的天人观念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尚未产生根本性影响,明清两朝的君臣仍有一系列畏天的举动。近代以后,西方的科学观念最终取代了传统天人观,可同时也引发了天道信仰的现代危机。雷达老师在讲座尾声总结,科技不是万能的,天始终规定了人的限度。身处现代社会,我们依然需要对“天”存有敬畏之心。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时刻保持自省或许才是人类的自处之道。
图/讲座现场
通过本次讲座,书院学子们了解了中国古代“天人之辩”的演进过程。同时,书院学子也认识到: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拥有共同的信仰,应主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归属感,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南昌大学际銮书院 地址:南昌大学前湖校区1栋 电话:0791-83968233 邮箱:jlsy@nc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