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三全四自» 三全育人» 全员育人
2020-2021学年优秀导师风采——程抱昌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1-07-07

导师情况介绍

程抱昌,男,1972年10月生,现就职于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省部级人才、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

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材料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主要从事微尺度功能材料可控化合成、改性、组装及其器件化研究,聚焦材料对光、电、热、力、气氛等外界环境信息感知与记忆存储新机理的探索及其新型器件的开发应用。

已在Adv. Funct. Mater.、Adv. Energy. Mater.、Adv. Opt. Mater.、Adv. Electron. Mater、 Chem. Eng. J.、Nanoscale Horiz.、Nanoscale、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Mater. Chem. C等著名杂志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面上项目1项、地区基金3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先后获2011年、2013年度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二等奖,2018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导师指导学生情况】

指导前湖综合实验班2019级黄耀旺和2020级赖奕芃同学等学生。本着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采取统筹兼顾、精准定位的策略为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给予全方位帮助及指导:

一、建立师生情感,构建良好氛围。通过面谈、电话、组会等多种形式与学生保持良好联系,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拉近师生距离,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完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不断更新、完善教学课件,优化各类物理示意图,并辅以各类实验室模型,用最简练的示意图、最直观的展示揭示复杂的物理机制,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明了地了解、掌握相关知识;定期、不定期开展头脑风暴、思维碰撞等活动,用自身长期积累的科研素养为学生提供科研方向上的指导;

三、传、帮、带互助,精准服务。依托课题组现有资源,采用高年级研究生传、帮、带的模式,实现对低年级学生一对多或一对一的帮扶,做到对学生在科研学习、生活上的全方位帮助,及时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学习、生活难题。

通过对指导方式的不断实施和完善,指导过的学生大都具有较强的学术探索兴趣和实验动手能力。刚进入大学,很多同学会忽视学习的重要性,每每于此导师都会反复跟他们强调过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一个追求卓越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沉静内心,潜心学习。

学习课余时间,导师会鼓励学生们多去参加学科竞赛和社团活动并且尽可能地早点走进实验室与研究生学长一起开展初步的科研活动,培养自己对学术科研的兴趣。在其指导下,黄耀旺同学在前湖综合实验班同专业成绩排名第一,主持一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同时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和大学生物理竞赛都获得校一等奖。赖奕芃同学,同专业学习成绩第二,积极参加课外竞赛并获得优良的成绩。

学生眼中的老师】

与程老师相处的时间内,学生对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态度、深刻的洞察力以及风趣的谈吐感到钦佩。在学习过程中他经常鼓励学生追求卓越,锲而不舍。在课堂上程老师授课条理清晰,课件简洁明了,辅以各类自制实验设备进行讲解,不仅能由浅入深、娓娓道来地将晦涩深奥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且富教于乐,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十分直观的感受,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此外,程老师也鼓励学生多尽可能早点进入实验室,同时分派高年级学长带领进行科研实验训练,并经常与学生开展头脑风暴、思维碰撞等学术活动,并用自身长期积累的科研素养为学生的科研启蒙指引方向。

生活上,程老师会经常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并鼓励学生多去参加学科竞赛和社团活动锻炼能力。因为一个人的优秀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成绩的单方面,还应该是多方面的发展,就像一个可持续的复利式增长函数,要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向更多面、更远处去发展,成为一个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在程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锻炼了自身的科研素养、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南昌大学际銮书院
地址:南昌大学前湖校区1栋
电话:0791-83968233 邮箱:jlsy@n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