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学生风采
优秀学生专访|姚晟懿——等枝桠、成繁花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5-07-05


姚晟懿,女,中共党员,任2021新功能材料与技术实验班团支书、班长党员精神文明建设副组长,曾任际銮书院团学组织培训部部长。自入学以来,她尽职尽责,品学兼优,曾获“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绩点和综合素质排名均列专业第一,科研上聚焦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交叉学科视角下清洁能源的应用,参与发表2SCI一区论文,累计获国家级、省、校级奖项20余项,现已推免至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继续学习深造。

学海深耕:于时间缝隙中锚定专注力

面对“如何兼顾高绩点与多线程任务”的疑问,姚晟懿分享了她的时间管理法——碎片时间化零为整,整段时间深度沉潜。下课间隙的十分钟,是她处理事务性工作的“快进键”,一条通知的转发、一项任务的分配,皆在课间的微小空隙里高效完成。而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她则将大块时间完整交付给专业课学习。“我无法做到十分钟解出一道题,”她坦言,“专业学习需要全身心投入。”正是这份对自我认知的清醒和对时间特性的精准把握,让学业根基在持续深度耕耘中日益坚实。

/姚晟懿左三)和她的同学

科研求索:在关联图谱中点亮创新星火

作为新功能材料与技术实验班的一员,姚晟懿早早地踏入了科研的殿堂。从大一的实验室观摩到科研项目的开题,尽管面临科研先行于专业课程的知识障碍,她通过额外投入的时间,成功地跨越了早期涉足科研的挑战。

姚晟懿达成科研成就的秘诀,在于构建了清晰的“科研关联图谱”。她以太阳能电池研究为原点,敏锐捕捉其由多种传输层材料构成的特点。“针对不同材料探索改进方法,自然衍生出新课题,”她解释道。本科深耕光伏领域,保研后转向锂电方向,看似转变,实则是她科研理念的延伸——从实验室设计走向产业化落地。“我渴望‘脚踏实地科研’。”科研于她,既是探索出成果刹那的“有意思”的欣喜,也是将个人志趣熔铸于国家清洁能源战略宏图的“有意义”的担当。

在团队中,她是“多面手”与“粘合剂”。作为组内唯二的本科生之一,她仍然坚持亲力亲为完成小面积电池器件的制备与关键的表征分析;作为负责人,她深谙“知人善任”之道——文笔佳者撰报告,表达强者做汇报,理论扎实者析数据,将团队效能发挥至最优。

党员担当:在服务实践中绽放生命繁花

班长、团支书、党员精神文明建设岗副组长众多学生工作职务并未成为姚晟懿的负担,反成为锻炼她综合能力的熔炉。她的秘诀在于——破除心障,善借众力。“寻求帮助不是羞耻的事,”她真诚分享。学业遇阻,主动叩响老师的门;科研卡壳,虚心请教导师与师兄师姐;工作难题,与班委、学生会同仁共商对策。“他人的点拨常令人豁然开朗,切勿钻牛角尖。”这份开放与协作,是她平衡学术与学生工作的无形纽带。

党员身份对她而言,是融入血脉的责任。学术科研要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她用行动诠释这一信念——本科主攻光伏材料,研究生转向锂电领域,两次选择都紧扣“双碳”目标下的清洁能源发展。她特别提到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材料研究者的个人命运当融入国家战略。

“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不仅体现在科研方向与国家需求的同频共振,更践行于160余小时志愿服务的点滴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于她并非口号,而是在帮助他人时获得的真切幸福感与价值满足。即便未来研究生阶段可能不再担任具体学生职务,她誓言继续履行党员义务,让服务精神在学术道路上持续闪光。

结语:等枝桠成繁花,赠后来者以光

当被问及材料研究者最重要的特质,姚晟懿的回答简洁有力:“创新、坚持”。这恰是她大学生活的缩影。从懵懂新生到保研浙大,她如同默默生长的枝桠,在时间的风雨里汲取养分,积蓄力量。问及如何总结这段旅程,她以诗意的语言作答:“等枝桠,成繁花”。

/姚晟懿)和她的朋友

这“等待”并非被动,而是在学习时全情投入的专注,是在科研中抽丝剥茧的探索,是在服务他人时毫不犹豫的伸手。姚晟懿的成长答卷证明,每一株向上的枝桠,终将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绽放出绚烂的繁花,照亮前行的星河。

寄语:

去奔跑,去跌倒,去大笑,去哭泣,去拥有,去失去,去感知,去珍惜,去生活愿你们都可以继续勇敢地追逐自己心目中的爱与正义,愿我们未来的日子都是光芒万丈,愿万事胜意!


文字 | 宁兴周 胡鸿博

图片 | 姚晟懿受访者)

责编 | 杨淑琴 张涵睿 孙诗语 刘佳伟 洪思达

审核 | 聂瑞筠 戴昌明 周婵媛

 
南昌大学际銮书院
地址:南昌大学前湖校区1栋
电话:0791-83968233 邮箱:jlsy@n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