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学生风采
优秀学生专访 | 李蓊杰——知行合一:在志愿实践中体会生命的“福流”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5-07-16

李蓊杰,江西于都县人,中共党员,大学四年志愿服务时长1559小时,放弃推免资格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担任辅导员助理,江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综合岗位实习生,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科实习生团队负责人,南昌大学际銮书院团学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办公室部长,南昌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部委。在校期间获评第十八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省级三等奖、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志愿者、南昌大学抗击新冠疫情工作先进个人、南昌大学2023年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校级一等奖、南昌大学2025年十佳学生党员标兵、际銮书院首届“自我管理之星”等多项奖项。在江西省青志协实习期间,深度参与共青团中央“伙伴计划”项目,江西省12.5国际志愿者日暨志愿服务嘉年华活动等。他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2c55023106b144769b15ac13efa13d0f.png

图/李蓊杰

学习知识:积极提升自我

大学入学后,在领导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李蓊杰有着许多宝贵的收获。

在大一时,书院田川书记在入党启蒙教育课上讲起小平小道的故事,介绍邓小平同志的“三起三落”,在人生逆境时沉淀自己,积蓄能量,深入人民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最终成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这激励着李蓊杰关注自身的成长,一直保持着个人的思考。“困惑是通向显著的必由之路,而人生不可能一直困惑的”。在大三时,李蓊杰成为了预备党员。在书院聂瑞筠书记和预备党员们的谈话中,聂瑞筠书记鼓励大家要学习潘际銮老校长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守住初心使命、脚踏实地的精神。这让迷茫之时的李蓊杰拾起了重行的信心,“这份对未来的信心支撑着我去坚持自己的选择与道路,去寻觅自己的价值,我也希望自己能像聂瑞筠书记说的那样,在未来二三十年成为自己梦想的人”。在面临大学期间保研、考研、考公、就业等多方面的选择与压力,李蓊杰怀疑起自己选择的志愿服务道路。书院戴昌明副书记以自身实践经历和学长学姐的例子,提醒他找到喜欢的事情并不容易,鼓励他发现并肯定自己“与众不同”的另一方面价值。加上时任学校青志协指导老师叶建飞老师在志愿活动过程中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进行了细致解读,并组织团队深入各个地方开展志愿服务,这使身为团队中一员的李蓊杰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

1ea5501362fe4b2eb59ad33c736b8e3f.png

图/青志协学期总结大会(二排左五)

亦师亦友:遇见后的成长

在四年的成长过程中,李蓊杰十分感激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院牛旭老师和刘越老师以及一同参与志愿服务的学长学姐和同伴们。

李蓊杰回忆起:“牛旭老师不仅是我志愿服务的引路人,也是我大学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姐姐’。”志愿服务上,牛旭老师分享自己之前做志愿服务时的经历与收获;情绪低谷期,牛旭老师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与支持,陪伴我一同走向黎明的那一方。李蓊杰曾说:“大学最幸福最幸运的一件事就是遇见辅导员老师牛姐。”

大二、大三在书院团学组织工作时,刘越老师教会了李蓊杰如组织运行、活动设计、公文写作等实用技能,“我现在写毕业论文、文书材料等用到的,都是当时在书院团学组织所学到的实用技能”,李蓊杰回忆到。在迷茫的时候,刘越老师细心为他答疑解惑,谈心之中,李蓊杰逐渐明晰了人生的未来方向。

李蓊杰曾与学校青志协学长学姐在校内宣传青春健康、禁毒防艾知识,同时联合南昌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的警官老师在学校摆点开讲座。在相互学习中,他积累了许多志愿服务经验,并应用到之后的工作中。李蓊杰还谈到一起做志愿活动的原室友赵前坤、现室友童铭颢以及2021级综合实验班的好朋友陈凡,他们彼此共勉,共同成长。

649acbaffa1b4a1eafdd0a60640dd803.png

图/毕业合影(前排左一)


且行且知:诠释人生价值

在大学期间的实践活动中,李蓊杰且行且知,诠释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那段疫情肆虐的时候,李蓊杰紧随同伴的步伐挺身而出,走上抗击疫情的前线。在这段艰难的日子,他担任了书院1栋核酸扫码的学生负责人,组织每天核酸扫码与数据上传。他回忆起学校“立德计划”学生骨干培训和书院“菁莪计划”学生骨干培训上,书院王丽坤副书记指出要高举团旗跟党走,服务广大同学成长成才,为广大同学发声,做老师同学沟通的桥梁;再结合疫情封楼时,书院领导老师们亲自运输一日三餐等各种物资,这些都使他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更加坚定。

大三的暑假,李蓊杰没有选择夏令营而是选择留在南昌做志愿服务,他在新建区文润社区做了八天的江西省青协爱心课堂志愿者,给社区小朋友上课、辅导作业。此后李蓊杰进入江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实习,在协会副秘书长李勍老师和万小妹老师的指导下,李蓊杰将校园志愿所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深度参与共青团中央“伙伴计划”项目、协助全省志愿者信息平台的管理、带乡村小朋友在南昌各地研学……实习结束,李蓊杰还邀请江西省青协副秘书长李勍到书院开展学雷锋讲座,提升书院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传递志愿服务精神。

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在我校举办讲座时,讲到了“福流”的概念,这使得李蓊杰意识到了志愿服务对于收获幸福的重要性。投身志愿服务时,李蓊杰进入“知行合一”的状态,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生命的意义,而他心中激涌起的澎湃的生命“福流”,也诠释了他志愿服务的人生价值所在。

243f8c4844a64cc8822c89ff9b7d1e6d.png

图/工作中的李蓊杰(右)


即将奔向新的未来的李蓊杰已是一名中共党员,但无论前方如何,他亦将满怀志愿服务的精神,肩负起更大的责任与担当。

寄语:

我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就像我毕业论文题目‘不确定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选择及其生理心理机制’一般,感觉人生中实在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遇见谁,会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回顾大学四年生活,经历很多,收获很多也同样失去很多,我到现在也没办法判断二者的优劣轻重……倒不如就享受当下的时间、珍惜身边的人,努力向前走。只要自己还在做自己的选择,只要不违法乱纪,只要自己长期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是有益处有收获的,那就是值得的。



文字 | 徐尚树 傅景皓

图片 | 李蓊杰(受访者)

责编 | 杨淑琴 张涵睿 孙诗语 刘佳伟 洪思达

审核 | 聂瑞筠 戴昌明 周婵媛




 
南昌大学际銮书院
地址:南昌大学前湖校区1栋
电话:0791-83968233 邮箱:jlsy@n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