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党建引领» 学习风采» 党史青年说 |
际銮书院党史学习教育——党史青年说(第七十三期) |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1-12-29 |
2021年12月28日晚21:30,际銮书院党史学习教育——党史青年说(第七十三期)在书院党员活动室开展,本期党史青年说的主题是《“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由际銮书院学生党支部党员彭琛担任主讲,书院各年级学生共计30余人参加。 本期党史青年说以“春之声”、“春之旅”、“春之潮”三个篇章阐述了“双百方针”从提出的背景、受时代环境影响而造成的曲折发展到改革开放后文艺和科学事业复苏的全过程,重点强调了“双百方针”发展中取得的经验和启示,说明了中共中央对于文艺科学事业的总体目标和要求。通过观看《百年求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微纪录片,让在场的同学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后,主讲人对本期党史青年说进行了总结,希望大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学会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以高尚的精神塑造自己,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双百”方针: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心得体会节选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在学习中注重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要勇于创新,敢于质疑;在生活中应该注重培养审美意识,选择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做一个合格的观众。“双百方针”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只有学术上百家争鸣,文艺上百花齐放,中国的科学与文艺才能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2018级综合实验班 王胜南 毛主席在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随后成为我国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为当时的文艺界注入了一缕春风。直到现在,我们的文学佳作异彩纷呈,中国文学创作取得了大发展大繁荣,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创作推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因此我们青年大学生也应当为繁荣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贡献力量。 ——2018级综合实验班 蒋璐阳 通过今天的党史青年说,我了解到文化繁荣、文化多样性对于文艺科学界发展的意义。尽管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道路上有些许坎坷,但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间证明了该方针的重要性和意义。 ——2020级新功能材料与技术实验班 杨川 |
南昌大学际銮书院 地址:南昌大学前湖校区1栋 电话:0791-83968233 邮箱:jlsy@nc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