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党建引领» 学习风采» 党史青年说
际銮书院党史学习教育——党史青年说(第七十七期)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2-05-03

微信图片_20220510204131.png

2022年5月2日晚21:30,际銮书院党史学习教育——党史青年说(第七十七期)在线上腾讯会议开展,本期党史青年说的主题是“徐特立——人民之光,我党之荣”,由际銮书院学生党员宋怡藩担任主讲,书院各年级学生共计50余人参加。


微信图片_20220510204151.png


徐特立,1877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四都观音塘(今长沙县江背镇观音塘),是中国著名的革命家和教育家。本期党史青年说重点介绍了徐特立的人生事迹,通过对徐特立自幼读书立命、教书期间痛斥列强断指书愤、革命低潮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全心投身于国家教育事业中等几个具体事例的讲述,让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徐特立诲人不倦、以他人为先、心系国家等值得学习的伟大精神品质,也加深了同学们对这位虽57岁却能够徒步走完长征万里路的徐特立老同志的钦佩与敬仰。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同学们在全面了解徐特立坎坷而又光辉的一生的同时也更清楚地意识到:作为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应当学习徐特立刻苦钻研的求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以身作则的工作精神,将自身的发展与祖国的需求结合起来,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微信图片_20220510204203.png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围绕“徐特立的哪个故事最让你感触深刻?”“作为大学生应如何继承和发扬徐特立的精神?”等话题展开了讨论。最后,主讲人对本期党史青年说进行了总结。



心得体会节选:


徐特立先生的教育反哺精神让我印象深刻,徐特立先生生活在教育贫乏的年代,但对知识一直怀有感恩与敬畏。对于我们这一代的大学生来说,教育从来不是一件奢侈品,但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知识的敬畏与感恩之心,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早日为祖国添砖加瓦。

——2020级综合实验班 盛利琴


徐特立先生在长征将出发时已经57岁了,是参加长征的“四老”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这样一个老红军,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他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他也从不以特殊人物自居,时刻告诫自己不搞特殊,和大家同吃、同住、同工作;他在长征路上发生的故事都很让我感动,他的精神也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2020级人工智能实验班 袁子茜


在徐特立老先生的故事中,我记忆最深的是长征途中让马的故事,徐老当时年纪已高,但是竟然想着把马匹让给小辈,这是多么无私奉献的人。这让我想到了近期由于疫情学校进行封闭管理,部分后勤工作人员们没有生活物资,同学们便自愿征集生活物资打包收好给他们送去,我想这便是我们传承老一辈党员无私奉献精神的体现。

——2019综合实验班 陈冉


 
南昌大学际銮书院
地址:南昌大学前湖校区1栋
电话:0791-83968233 邮箱:jlsy@ncu.edu.cn